5184教育微信公众号sz5184j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教师资格证 >> 学科教学能力试卷
5184初中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复习纲要(三)

发布者:5184教师证报考中心时间:2016/8/2 10:27:18浏览量:

 63、第三课其它相关知识(理解)

①当代中国最基本国情和其它几个国情②20多年来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③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64、国有经济的含义及作用(理解)

①含义: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②作用: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③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65、集体经济的含义及作用(理解)

①含义: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②作用:作为分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66、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内容和作用(理解)

①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②作用:在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是由什么决定的?我国分配制度是什么?(理解)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②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8、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理解)

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②实现共同富裕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部分地区,一总分人先富和慢富的问题。③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 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④要实现共同富裕,既要反对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又要防止人们之间 的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出现两极分化。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69、十三大制定的我国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理解)

①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②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③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70、如何理解小康(理解)

①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②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71、我国21世纪的奋斗目标(理解)

①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②经过一段的努力,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将有较大提高,国际竞争力将大为增强,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72、我国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全面建设小康 的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7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运用)

①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②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74、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及采取的措施(运用)【要求能结合实际分析和举例】

(1)必要性:从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分析。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人口的过快增长、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矛盾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措施:为此,我们 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75、我国人民怎样当家作主(理解)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 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③因此,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构。

7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理解)

①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力;②选举国家主席,决定国务院总理,任命中央政府的重要组成人员,都是它的权力;③行使立法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也是它的经常性工作。

▲77、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理解)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7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识记)

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79、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运用)【要求能结合实际】

(1)依法行使民主权利:①有权提出批评建议;②有权求得公正待遇;③有权揭发违法、失职行为;……

(2)不同形式行使监督权:①可以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表达我们的意见;②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③可以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

80、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理解)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81、决定我国文化事业性质和方向的是什么?(理解)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

8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理解)

它们集中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只有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才能有效抵制和消除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不断创造和发展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8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什么?基础工程是什么?(理解)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

科学、文化建设。①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②基础在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8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理解)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5、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容(识记)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2)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8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运用)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87、怎样营造美好的文化环境?(运用)【要求能结合实际谈做法】

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努力掌握和发展各种现代传播手段,积极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88、第四课其它相关内容

①法律的本质是保护人民,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离开人民的参与、支持和监督,要实 现依法治国是不可能的。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在当今时代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 要的任务。⑤我国的文化发展,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8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识记)

从总体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过程。

90、各具特点的发展道路的原因和特殊性的表现(识记)

①原因: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历史条件的差异。②表现: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社会变革的具体方式不同;跨越某社会阶段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一般过程与多样性是统一的;特殊过程最终要归于一般过程中去,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总趋势不会改变)

▲9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的具体内容(理解)

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 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于是,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较高的社会发展阶段代替较低的社会发展阶段。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

▲9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理解)

①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这就必然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人与自 然的关系——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②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生产力是社会发 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又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作用的因素。③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④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人类社会的发 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93、衡量历史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理解)

是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9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不可逾越的原因(理解)

①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可逾越,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②有什么样的生产 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生产关系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③根据生产关 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或消亡,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就在于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 相适应。④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相关新闻资讯推荐:

5184教育报名优惠:自考培训一次交清两年学费可以打九折,还赠送价值4500元的自考网上课堂一套,全国联网,学信可查

5184教育报名优惠:成人高考前100名学员免考前辅导费,100%包录取广东名校,额满截止,广东本地考试,全国联网,学信可查

5184教育报名优惠:网络教育前100名学员免入学考试费,集体报名最多可优惠1000元,名额有限,全国联网,学信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