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4教育微信公众号sz5184j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教师资格证 >> 学科教学能力试卷
5184教师资格证(初中段)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仿真模拟试卷三

发布者:时间:2016/8/2 10:02:23浏览量: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企图冲出美洲走向世界的扩张主义纲领是(  )。

A.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

【答案】A。解析:《凡尔赛和约》使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失败;“十四点原则”是美国企图冲出拉美走向世界的扩张主义纲领;《四国条约》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解除了英日联合与美对抗的威胁;《九国公约》使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具有法律效力,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重新回复到若干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

2.北美独立战争中,战争形势出现转折,美国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战役是(  )。

A.纳西比战役

B.马斯顿荒原战役

C.瓦尔密战役

D.萨拉托加战役

【答案】D。解析:萨拉托加战役是世界史上的著名战役,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本题选D。

3.鲁迅描述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个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地存在。”材料描述的历史现象揭示的本质是(  )。

A.西方文化冲击中国社会生活

B.传统文化习俗根深蒂固

C.新旧文化交相辉映

D.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答案】D。解析:“松油片”“独轮车”“镖枪”为传统社会所有,“电灯”“飞机”“机关枪”为近代社会所有。由此可知,材料描述的历史现象揭示的本质是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4.19世纪中期英国的消费现象,就像莎士比亚提到的:“The fashion wears our more apparel than the  man”(流行的衣服永远比人们能穿破的衣服要多)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工业革命使得民众收入增加

B.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C.英国成为“福利国家”

D.新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资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的破坏

【答案】C。解析:英国成为“福利国家”是“二战”后经济政策调整的结果,应该在20世纪中期左右。

5.《毛泽东传》中写道:“在这场危机过后,(苏联)很快就迁怒于中国,十二月十二日,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发表讲话,指责中国在中印边境冲突和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原则立场。这个讲话,成了苏联指挥一些党对中共发起新一轮围攻的信号。”这场危机是指(  )。

A.越南战争

B.柏林危机

C.朝鲜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D。解析: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l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中国和印度发生边境战争,苏联领导人认为中国有利用自身拖住美国手脚的目的。根据题干中的“指责中国在中印边境和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原则立场”可知本题答案为D。

6.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答案】A。解析: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政治上主张“施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由此可见,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7.地震带给人类灾难,在抗震救灾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阿拉曼战役

D.中途岛战役

【答案】B。解析: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苏联与德国进行的“二战”期间历时最长、最为激烈、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它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自此,德国失去了在苏德战场与欧洲战场上的主动权。

8.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B.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

C.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答案】D。解析:美国军事、政治人物以及记者去延安,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力量壮大,作用日益突出才引起关注。

9.李大钊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鲁迅说孔教“是吃人的礼教”。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辛亥革命未能动摇封建的正统思想②传统儒学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③北洋军阀政府推行尊孔复古 ④“西学”对“中学”的强烈冲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③

【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受到了辛亥革命的影响,但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的正统思想,所以①是错误的。故本题选B。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个“新秩序”形成的标志是(  )。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答案】C。解析:略。

11.“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答案】B。解析: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将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由此可知题干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清朝。故选B。

12.以下作品中属于莎士比亚代表作的是(  )。

A.《神曲》

B.《十日谈》

C.《哈姆雷特》

D.《社会契约论》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相关知识。《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代表作;《社会契约论》是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

13.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电影《建国大业》在全国热映,明星大腕客串角色令人觉得不够严肃,但影片揭示了国民党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共产党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B.国民党政府腐败,失去人民的支持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

D.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答案】B。解析:国民党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政府腐败,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14.公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宣读誓词如下:“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力于世界,为列帮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以下各项与誓词相符的是(  )。

A.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已基本实现

B.孙中山正面临袁世凯的有力挑战

C.此后中国开始废止阴历实行公历

D.当时清政府已被推翻

【答案】D。解析:1911年10月11日的武昌起义成功后,清政府的实际统治就已经被推翻了。题干中发生的时间是公元1912年1月1日,故本题选D。

15.二十世纪末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下列政治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是(  )。

A.石油输出国组织

B.欧盟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B。解析: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

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A.确定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答案】A。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却是l949年通过的;1987年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故选A。

17.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对人性的扼杀,与人文主义思想背道而驰。排除带④的选项,故选A。

18.新中国成立后某一个时期,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布,管制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在华财产,冻结美国在华的公私存款;又与苏联建立中苏金属公司、中苏石油公司、中苏民航公司等一些合资企业。与此相关的方针政策是(  )。

A.没收官僚资本

B.公私合营

C.“一边倒”

D.“另起炉灶”

【答案】C。解析:题干所述为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故首先排除A、B两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即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根据材料可知,本题应选C项。

19.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走出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了一条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都开展了武装斗争

B.都实现了国共合作

C.都主张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D.都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答案】C。解析:“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没有国共合作,所以B项错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没有开展武装斗争,所以A项错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没有反“左”,所以D项错误。故本题选C。

20.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发表的辞职演说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及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苏联经济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经济体耕的弊端重重

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C.科学技术发展落后于西方

D.长期军备竞赛的沉重负担

【答案】A。解析: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七十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弊端有:在经济方面,它长期只注重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使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持续的提高;在政治方面,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体制,缺乏民主的监督机制,致使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被认为是体现党的领导的正常原则而被肯定下来。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A。

21.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为了维护政治统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

B.本质上是封建文化专制

C.汉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现

D.儒家思想从此取得独尊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答案】C。解析:略。

22.“三家分晋”的三家是(  )。

A.韩、赵、卫

B.韩、齐、魏

C.韩、赵、魏

D.燕、宋、卫

【答案】C。解析:“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23.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讲话说:“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据此判断此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D.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可知,周恩来的讲话谈的是“求同存异”,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

2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说法符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状况的是(  )。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革”的干扰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20世纪70年代,跟中国建交的国家很少,“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外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②错误,故本题选C。

25.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指出,对基础物理学来说,20世纪是最伟大的世纪,它见证了物理学三个概念性的革命,而20世纪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个人创建了其中的两个理论,并对第三个理论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此物理学家是(  )。

A.牛顿

B.普朗克

C.德布罗意

D.爱因斯坦

【答案】D。解析: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20世纪他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对量子力学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二、简答题

26.试述明清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参考答案】

明清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1)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

(2)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中国民族资本一直都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微乎其微,轻工业中又主要是纺织业。

(3)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许多工厂的一些生产程序还是手工操作。

(4)地区布局不合理。大多集中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尤其是以上海为多,广州次之,武汉居第三。

(5)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外国资本经常以降价倾销等方法排挤中国商品,不少民族资本因此被迫倒闭。同时,中国民族资本还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

27.论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及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学既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规定的目的和任务,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充分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了解学生,全面把握学生实际。要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和首要任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了解学生的典范,他一生中仔细研究过3700名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写了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成长过程。他对学生了解之深刻,证明了他突出的教育教学成果的取得并非偶然。

(2)面向大多数的学生进行教学。教学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进度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和接受的。教学过难过快,有的学生就可能“吃不了”,消化不良;教学过易过慢,部分学生就会“吃不饱”。所以,因材施教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处理好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

(3)正确对待个别差异。这个问题的核心,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对此可作三方面的理解:①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②对于后进学生,要多研究他们学习上的具体困难,分析造成其落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耐心帮助,比如加强辅导,及时补课,必要时可降低要求等。③中间学生绝不可忽视。在学习上照顾两头容易做到,中间学生学习困难不大,但成绩不突出,教师最容易忽视这部分学生。

28.简述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

【参考答案】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2)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材料分析题

29.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下面的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

(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独立和民主。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

(2)①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②辛亥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意义: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④南昌起义的主要历史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3)我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和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使我国避免了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先后领导民主革命,但是由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都未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无产阶缀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30.以下是某教师制订的活动实践学习计划:

进行“人们心中的历史口述资料的采集实践”探究活动。例如抗日战争,l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抗日战争期间,受日本迫害的地区涵盖我国大部分地区,例如沈阳、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地都残留着日本人侵华的痕迹;另外还有一些关于日本侵华的文件、资料等,以及亲历抗日战争的抗战老兵等。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访问,和一些抗战老兵进行交流,从他们口中探求到关于抗日战争更真实的资料,形成更立体的认知。

问题:

(1)请对这一教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2)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搜集口述资料,目的在于认识和研究历史。历史不仅是关于国家、社会重大事件的反映,也是关于普通人生活的记录,它以记忆的形式沉淀于每个人的心中,并构成人们认识社会、理解历史的重要内容。可见搜集历史口述资料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挖掘新的历史资料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还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各自看法和评价,从而更全面、细致地认识和研究历史。此外,开展搜集口述资料的实践适动也能帮助学生学习倾听和沟通的艺术,提高对生活和历史的审视力与理解力;学会鉴别口述资料的正确性,通过甄别,形成自己的正确评价,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认识。所以该教师这一做法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提倡。

(2)实践活动教学是指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情景模拟和解释现实问题等途径来让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开展实践活动教学要注意的问题有:①事先做好准备,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制订计划时要通盘考虑,不仅要目的明确、计划周密,还要考虑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安全等方面的因素。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和个性发展权学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更多地关注活动目标的导向、动机的激发、情景的创设、方法的指导、疑难的解答等。③做好实践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工作。客观、正确地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可组织学生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中交流各种体会,总结经验,升华认识,不断提高自己。

3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某位教师,在讲授“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采用“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文本找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时间及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及意义,然后探究列宁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问题:

(1)你如何评价这位教师的做法?

(2)你认为在历史课堂中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而是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材料中该教师要求学生自行阅读书本,完成学习任务,并没有加以指导,属于学生“自己学习”而非“自主学习”;也没有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开展合作探究和学习,所以材料中该教师的做法不仅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在历史课堂教学用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要注意的问题有:

1.教学目标预设要具有灵活性,可以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擘生的学习需要,对预设目标进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新的求知需要,保护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2.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环境,观察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适时给予提示、指导、鼓励和纠正,不能放任自由不加以指导,让自主学习沦为自己学习或自由学习。

3.要结合历史教材,灵活运用周边的人文历史和文物古迹,设置具有典型性、针对性且确实能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论辩的问题或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要以学生独立思考为基础,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之前,要给学生留下独立学习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的时闻,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合作探究和学习,互相借鉴、启发,实现学生优势互补,共同解疑。

5.要进行正确激励和评价,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自觉、主动性,也要适时纠错,指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解决建议,使学生明辨是非、正误,提升认识。

四、教学设计题

32.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最可爱的人》一课编写一篇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国侵略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史实,讨论分析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出兵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2)掌握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能生动讲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会认同他们的优秀品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分组讨论和图文转换活动,提高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发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交流。

(3)通过朗诵经典作品、讲故事、学唱歌曲,进行情境体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4)通过阅读课本、地图,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掌握先烈英雄事迹,体会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志愿军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增强向英雄学习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抗美援朝的经过;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原因。

难点: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背景音乐。

提问:作家魏巍以他的切身体会,告诉人们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到底是怎么回事,志愿军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课件演示:课题及背景音乐。

(二)讲授新课

课件演示:资料片《百年中国~抗美援朝战争》。

讨论:中朝两国唇齿相依,中国接到朝鲜方面的请求,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不出兵可能会有哪几种结果,利弊如何?出兵可能会有哪几种结果,利弊如何?

教师归纳小结: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唇齿相依,我们不能坐视弱小的邻国受强国的欺凌;美国侵略军直接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课件演示:《中国人民志愿军1—3次战役示意图》。

活动:同桌两人一组,对照地图,指出鸭绿江、三八线、志愿军入朝路线和三次战役进攻方向,讲述抗美援朝经过。

课件演示:《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图、停战的相关文字资料。

讨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人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课件演示:邱少云、黄继光的图片,电影《英雄儿女》片段。

活动:英雄赞歌①说说“最可爱的人”,生动讲述你所了解的英雄故事。②探讨志愿军身上有哪些高尚的品格?为什么会被誉为“最可爱的人”?③同唱一首歌《英雄赞歌》。

(三)思维拓展

讨论:有人认为,朝鲜战场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劳师袭远,后勤补给困难,所以招致失败,你对此有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观看《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经典影片,收集有关抗美援朝的故事、歌曲等,网上查阅更多相关资源。

(四)课堂小节:略。

 

 

 

>>相关新闻资讯推荐:

5184教育报名优惠:自考培训一次交清两年学费可以打九折,还赠送价值4500元的自考网上课堂一套,全国联网,学信可查

5184教育报名优惠:成人高考前100名学员免考前辅导费,100%包录取广东名校,额满截止,广东本地考试,全国联网,学信可查

5184教育报名优惠:网络教育前100名学员免入学考试费,集体报名最多可优惠1000元,名额有限,全国联网,学信可查